报告题目:AI4OBI:人工智能时代的甲骨文信息处理研究新模式
报告人:熊晶
报告时间:2024年11月22日上午8:30-10:00
报告地点:西区图书馆报告厅
内容简介:
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甲骨文研究已成为国家与中华优秀文化体系关联的战略需求,与中华文明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息息相关。然而,甲骨文考释研究已进入瓶颈期:已发现的约4600个甲骨文单字中,已经释读的仅1/3左右,面临着“专家依赖程度高、动态表征能力低、语义理解鸿沟大、标注样本规模小”的困境。我们相继开展融合图卷积神经网络提示学习和过程挖掘的甲骨文考释创新研究方法,拟分别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络和提示学习解决专家知识的表征与计算问题,利用过程挖掘模型刻画甲骨文考释的动态增量过程。本报告将着重介绍人工智能在甲骨文信息处理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并结合具体实例,着重分享“数据驱动(深度学习)+知识驱动(虚拟知识图谱)+过程驱动(过程挖掘)”三轮驱动的研究新模式。该模式将推进甲骨文研究的智能化,促进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迈进,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自信等有着重大意义。
个人简介:
熊晶,2010年博士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20-2022年在欧洲顶尖知识表示研究中心KRDB (Free University of Bozen-Bolzano)从事博士后研究;CCF杰出会员、IEEE/ACM会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文档图像分析与识别专委会委员、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委会青年委员、Green Carbon期刊青年编委;研究方向包括知识图谱、甲骨文信息处理、过程挖掘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国家语委重点项目1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4项、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项、CCF开放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6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编全国高校云计算系列“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担任ACM TALLIP、ACM JOCCH、Infrared Physics and Technology、IJDA等国际期刊审稿人;曾荣获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安阳市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